国民律师:80后玩转跨界人生
2018年,35岁的樊国民将成为南京大学的一名老师。2018年1月23日,南京大学教务处公布该年度创新创业课程立项名单,樊国民主讲的《初创企业创业实务》入选,而来自校外的老师,总共仅有两名。
得知消息后,樊国民忍不住有些激动,这意味着母校南京大学对他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认可与鼓励。樊国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律师,是“南京市十佳青年英才”,而他也是南京律师界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律师。在江苏南京,提到他的名字,同行甚至觉得他带着点传奇色彩。
约好访谈的时间,樊国民提前15分钟就到了,他说这是工作习惯,无论是之前做生意,还是现在做律师,守时是诚信,更是对他人和自己的尊重。
戴着眼镜,斯文中透着书生气息,谈吐不凡,是樊国民给人的初印象。
因此,外界给樊国民贴上了“跨界”的标签,他说“跨界的意义在于换位思考,跨界可以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十二年前,也就是2006年4月1日,愚人节,大学毕业后没多久的樊国民瞒着家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由于对市场过于乐观,他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亏损了100多万。
那年,他才23岁。
对很多同龄人而言,这道坎无法想象,很可能就会一蹶不振,但是樊国民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樊国民笑着说,自己的性格就是不服输,敢拼搏。一路走来,樊国民的产业,从快速消费品到餐饮,从单一品牌到多品牌矩阵,门店遍布长三角地区。他也从起初事必躬亲的小创业者退居到幕后。
如今,他只是股东,多了旁观者的冷静,少了当局者的迷惑。
这些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风起云涌。事业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的樊国民,按捺不住想要再试试的念头。
熟悉樊国民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法的人,一天到晚、一年到头,随时见到他,都会被他的活力感染。他善于阐述自己的理念,并将理念付诸行动。2016年,樊国民受聘为南京大学创业导师。
借助这个身份,他接触到TMT(科技、媒体和通信)领域和内容领域,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参与投资了增强现实、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办公、自媒体等。
而海绵学院更是樊国民在内容生态链上进行布局的成功案例。在樊国民心目中,海绵学院是一所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学院,涵盖从线上分享、线下培训、内容生态峰会到内容产业链条的内容生产、分发、监测、经纪、培训、投资等生态。
樊国民透露,在知识付费刚刚兴起的时候,海绵学院就创造了单堂线上课程销售16万元的骄人业绩。
基于在内容产业的尝试,樊国民形成了自己的见解,“通过碎片化地学习内容的生产、分发,形成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通过内容产业链平台的打造,扶持内容创业者,服务于创业创新;通过构筑内容生态朋友圈,实现文化自信。”
目前,他累计投资项目已经超过30个。
有了资源后,樊国民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
他投身公益,在“滴水•筑梦”助学扶贫工程上,2015、2016年度樊国民联合捐赠30万元,帮助解决50名高一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子每人每年2000元的资助,直至高中毕业。
2016年底,受共青团江苏省委、南京市委、玄武区委委托,樊国民作为发起人以民非组织的形式在南京市玄武区曼度文化广场四楼运营着城市中心的青年活动平台——新青年之家。
樊国民的愿景是,使曼度新青年之家成为直接联系服务青年的阵地依托,打通联系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年青人的有效聚集。
青年之家的功能包括年发展论坛、创业项目路演、创新产品发布、剧场乐队演出、项目孵化投资等。
目前,该平台是青年之家省级示范平台,而同属于该平台孵化的海绵学院也是中央统战部命名表彰的江苏地区唯一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的重要成员单位,受到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
作为一名律师,同时由于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且深具社会责任感。
2017年5月,樊国民被评为第十二届“南京市十佳青年英才”。
头顶许多光环,手上很多产业,因为樊国民的律师身份常常被人所忽略。
而实际上,樊国民一直担任着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一职,做一名敬业而出色的律师是他长期的追求,他多次参与法律援助线下活动,践行着为弱者、残者、少者、贫者提供法律救济,保护司法人权,实现司法公正,体现我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援本义。
平时,总会有不少人从外地专程赶到南京,只为了找樊国民律师。最近一次是去年12月20日,两位江苏淮安的当事人急忙赶到南京,跑到律所前台,称慕名而来,想找樊国民律师。
当天,樊国民在常州,很遗憾未能见面。
提到樊律师,一名和他合作过的苏州人竖起大拇指,“樊律师专业素养高,而且乐于助人,绝对信得过!”
自执业以来,樊国民已记不清接受过多少次媒体采访,为多少个困难家庭和初创企业提供了免费的法律服务。
樊国民坦言:“我能用专业知识去帮助更多人,这才能最大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由于拥有长期的创业和投资经历,樊国民会更加关注公司法特别是股权架构、企业内控、投融资领域。
多年来,他处理了非常多起的案件,积累了丰富的业务工作经验。
面对传统法律服务转型与升级的趋势,樊国民果断抓住机会,通过“互联网+法律”这一全新业务模式,大大拓展了法律服务的广度与深度。“通过‘互联网+法律’,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法律服务行业的升级,必将推动法律服务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樊国民说。
2015年,樊国民领衔的团队开设微信公众号“老板法税内参”,以“安全你的创业”为宗旨,受到政府、企业家、创业者的一致好评,在律师、财税圈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樊国民介绍,“老板法税内参”,是专业提供针对老板们的法律、财经、税务资讯与服务。
作为中国新锐法税新媒体,它连接跨界,重塑着“互联网+”时代的法税服务新生态,公号同名书籍将于2018年年中出版发行。
“法律是我心中的情结。”樊国民目光坚定地说,“如今,我在处理各类纠纷时会更加追求法律和情理的平衡,追求社会公义和经济秩序的兼顾,追求权利和利益在交易双方的均衡分配,追求经济交易双方的共赢,求同存异,在交易双方之间构筑最大的同心圆。”
樊国民回忆,当一名律师是他从小埋在内心的梦想。幼年的他就觉得,律师是份光荣的职业,代表着正义和力量。
在大学期间,樊国民就喜欢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现实,他的课题《房屋拆迁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是第一个获得本科生科研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
重归母校课堂,樊国民感到自豪和荣幸,但也有压力。
他希望在2018年能当好一名大学老师,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教训向学生们倾囊相授。“2000年来南京大学上学,2018年后回南京大学教书,南大于我的意义非同一般。”
接下来,樊国民的一部分时间得在校园度过,另外要兼顾律师工作。
樊国民说,他会很享受校园生活,每周一节课,有16节课,2个学分。“和年轻人交流肯定会碰撞出火花”,在樊国民看来,回到高校也促进了自我提升,为了编撰讲课教材,他一头扎进文献的海洋。
在他看来,作为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除了讲创业者需具备的能力、性格和心态,创业机会点,商业模式,BP的撰写与项目路演等内容外,樊国民还打算结合创业路上遇到过的坎坷,重点阐述关于初创企业面临的法律财税风险。
能实干,骨子里也透着学者的气质,这就是樊国民。
他喜欢博览群书,常眉头紧锁着想问题,业余时间都交给书本和纸笔。
“律师应兼具专业知识与通识。通识使一个人视野广阔,拥有整合知识与经验的能力,从而帮助自己找到案件最优的解决方案。这些通识不仅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还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等。”樊国民说,“通识积累并非一日之功,它来自长期的阅读、学习和领悟。”
处理社会事务解决法律纠纷是樊国民所长,每逢涉及到法律的热点事件,媒体和身边朋友都会习惯性地询问樊国民的看法,他敢于发声,有独到见解,热心提供专业意见,但他同样热爱反思和总结,经常对所闻所见进行理论性的提炼和升华,将所思所想写成文章,先后撰写了《执业律师的立法参与问题》等文章多篇,而他的法律专业评论屡屡见诸报端。
回顾十几年的历程,樊国民有几多感慨。“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关键是要梦想,创造机会,努力奋斗。”樊国民说,“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律师,我觉得自己都还是个新人,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